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xlogit.com)◇◇

回忆中国棋坛上的486(江铸久芮乃伟篇)
       兼对江铸久芮乃伟夫妇出国原因的探讨

作者:春天春天

     486是指现在40多岁,80年代成名,60年代出生的一代,在这一代中马晓春
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,但是红花还需绿叶配,刘小光、曹大元、江铸久等人也是
在那一时期的风云人物。本文所写的是江铸久芮乃伟夫妇。
    进入2000年,芮乃伟在韩国出人意料的夺得男子"国手"战冠军,紧接着中央
电视台将江铸久、芮乃伟夫妇请到了“五环夜话”节目中,江芮夫妇的轰动效应
再次超出了围棋界。但这次轰动比起十几年前江铸久在擂台赛上五连胜所产生的
效果,就显得冷落的多。紧随其后的就是他们夫妇的长篇回忆录《天涯棋客》出
版了,一时间,是谁逼走了芮乃伟?成为社会舆论及网络的热点话题,中国围棋
协会成了众矢之的,成为逼走人才、摧残人才的官僚机构的代表。中央电视台趁
热打铁,再次分别请出江铸久、罗建文进行了对质式的访谈录,但是无论罗建文
如何辩别,央视记者如何拉偏架式的帮忙。以罗建文为代表的棋协官僚机构,就
是没有得到舆论的支持。人们纷纷同情江芮浪迹天涯的遭遇。笔者本人当时也看
了一遍《天涯棋客》,着重点当然是:三峡事件、芮乃伟离队、为什么出国等情
况。
    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热点的事件渐渐冷却,人们回归理性,本人也从当年
的支持江芮夫妇、指责棋协逼走人才的态度中平静下来。前一段时间写了《回忆
中国棋坛上的486(马晓春篇)》后,就想起了应该写写江芮夫妇。为了写好这
本篇,我再次仔细的阅读了《天涯棋客》,并结合八十年代当时的实际情况,进
行分析、研判。结果,经过我自己的阅读和思考发现:中国围棋协会是冤枉的,
江铸久、芮乃伟夫妇的出国,完全是他们自愿的,根本不存在他们是被棋协打击
迫害后被迫出国。中国围棋协会在他们出国问题上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微小的。让
我们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用历史的眼光看待、判断这个问题吧。
    首先,中国社会进入八十年代后,国门大开,平民百姓没有看到外国的经济
发达情况,但是作为棋手的江铸久、芮乃伟以及其他体育界的运动员,由于有比
赛的理由,经常出国,亲身经历、看到了美国、日本的发达程度。最主要的是:
中日职业棋手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,以及在美国,即使业余教棋,也能过上非常
富裕的生活。而当时中国棋手的收入也实在太差了,参加国际比赛,奖金是封顶
的(2000美元),像老聂应氏杯亚军奖金是10万美元,自己仅的2千美元。江铸
久擂台赛上5连胜,也不过获得7000元人民币,而小林光一6连胜,每局的出场费
就50万日元。7次出场就是350万日元。这种天地般的差距,不能不使许多人动心。
这样,就出现了所谓的留学热,与其说留学,不如说出国淘金,同现在农民工性
质一样。这种现象在上海表现的最狂热,被称为“洋插队”,比喻到国外插队落
户去了,这种情况在围棋界,首先表现为:二流棋手和业余高手的出国,吴淞笙、
李青海、杨以伦、牛力力姐妹、沈光基、杨靖、洪艳等,他们去的国家不同,但
目的可以说基本相同。
    一流棋手由于国家队的控制,只能出去交流,很难像这些二流棋手一样,出
国留学。在《天涯棋客》里,江铸久首先在考虑如何出国了,下面引用文中的原
话:“到日本后的第二天(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准备对石田章),我还遇到了
酒卷忠雄先生。他对我说:“关于你到日本棋院留学的事,理事会已经通过了,
生方文司先生会安排你的生活琐事。最近,大枝雄介理事正在中国访问,会跟你
们中国棋院谈的。等一会,他会赶到酒会来。你觉得中国围棋协会会同意吗?”
我知道,多年以前,中国棋院曾经有过派棋手去日本留学的意向,所以我认为,
中国围棋协会方面应该没什么问题。”这时的江铸久可能有点太天真了。后面虽
然没有下文,但不用说,肯定碰钉子了。这在当时是中国的国策,所以江铸久的
出国留学很难得到国家围棋队的批准,只能因私出国,自己联系美国而出去。
    另一方芮乃伟碰到的就是一个“三峡事件”,以下引用部分原文:“198
7年的中日围棋对抗赛在重庆上船前,队领导突然宣布了一项纪律:为了对女棋
手负责,上船后,女棋手不能到日本男棋手的房间里去。女棋手有我和杨晖、张
璇。听了这个规定,我很不高兴,觉得带有点侮辱性,不合理。不过,既然队里
规定了,我们也没有想到去违反。”首先,这条纪律产生的原因,根据我查阅的
资料,由于在此之前的一次酒会上,依田纪基喝大了,顺手抱住了某位女棋手
(不知是谁,我猜可能是芮本人,因为这条纪律是由于她的缘故,所以她很不高
兴),举止极为不雅,用当时的话,就是耍流氓,现在叫性骚扰。所以国家围棋
队就宣布了这条纪律。后来,芮乃伟和张璇到了武汉,无意中进了依田纪基的房
间,接下来再看原文:“回北京后,队里要我写检查,我写了好几次,最后虽然
勉强通过,但队领导还不满意,认为不诚恳也不深刻。接着处分下来了,取消我
当年的国手战参赛资格,在此之前我已通过预赛,打到本赛,进了分组循环圈。
而张璇则被取消棋王赛的预赛资格。就在我努力忘记而且差不多就要忘记这件事
的时候,我偶然地在办公室看见了训练局的年终总结报告,其中提到了围棋队。
报告中说,在当年的中日围棋对抗赛中,两名女棋手行为不检点、不守纪律,队
领导及时认真地作了处理,全队都提高了认识,等等。我一下懵住了,原以为我
的不守纪律只是围棋队的事,没想到被写到了训练局的总结里。”这才是问题的
关键,芮写了好几次检查都通不过,是谁让她通不过,又是谁将此事写入训练局
的年终报告里?聂、华、罗是当时围棋队的领导,按照中国体育队的规矩,副总
教练负责女队,最有可能的就是罗建文了。这大概就是江芮夫妇同罗结的梁子。
    但是芮乃伟出国真的就是因为此事吗?中国二流棋手出国后所获得的收入,
她能不知道吗?上海人的“洋插队”她能无动于衷吗?我不否认她热爱围棋的程
度,但是“仓廪实而知礼节”,在贫穷的中国,首先要富裕起来的捷径就是出国,
这个答案直到现在也成立。这也就是芮乃伟需要借“三峡事件”离开国家围棋队
的理由,这样解释,就可以看出为什么同样受到处分,张璇就没有什么大的反应,
而芮乃伟却耿耿于怀,这里也不能完全排除罗建文粗暴式的管理所产生的消极作
用。因此,我猜测:这时的芮乃伟或在此之前,可能就有出国留学的想法了,但
是看到江铸久或还有其他人的申请(看上文)没有被批准,所以,就必须离开国
家队回上海市队的方式,才能达到曲线出国目的。
    虽然在芮乃伟的《天涯棋客》中丝毫没有提到,出国是为了收入、奖金低的
缘故,但我还是从字里行间看出来了,看看芮的第一份工作收入吧:“我的第一
份工作是在一家棋会所教棋。下的是四面打,......。可把我累坏了。......那
天,我领到了四万日元和二千日元路费。”一晚上下的指导棋就能拿到四万多日
元,这能和在中国下棋收入一样吗?“就这样,生活和工作都安定下来了,读书
虽然很苦,但也一直撑着。只是心里一直惦记着,总想有机会能在日本正式下棋
比赛。”到了日本,生活和工作安定下来后,就开始想在日本参加正式的比赛。
凭芮乃伟的水平,日本女子的头衔,肯定没问题。这就是芮乃为出国去日本的根
本所在。
    本人无意偏低江铸久芮乃伟夫妇为了追求生活的富裕、幸福而选择出国的权
利,书中通篇描写了芮乃伟对围棋的热爱,但是这种热爱必须建立在生活富裕、
安定的基础上,而中国围棋队不能给这对夫妇带来生活富裕、安定,当然也没有
个其他大多数的棋手带来,看看曹大元杨晖夫妇就行了。所以江芮夫妇选择出国
也是完全正确的。但是我认为:出版的回忆录不该以《天涯棋客》为名,让人看
到真以为是:浪迹天涯呢。实际恰恰相反,除了到日本的头一年比较艰苦外(这
同任何出国留学打工的学子完全一样),以后的生活是一年比一年幸福美满,对
他们而言,除了不能当职业棋手外,教棋的收入远远高于在中国当职业棋手的收
入。生活富裕安定之后,就开始思考当职业球手的问题了,这也就可以解释在
1999年去韩国当客座棋手的理由。
    下面再介绍一下,江芮夫妇同中国围棋协会和罗建文之间的恩怨。除了上面
介绍的“三峡事件”外,还有:
    1、在芮乃伟去日本后,中国围棋协会给日本棋院发的正式公文。公文的大
意是,中国围棋协会不同意所属的棋士在日参加日本的公式战。所谓公式战是指
那种有传统的、每年一次的比赛,如本因坊战、棋圣战、名人战等。这个公文与
其说是中国棋协出的,倒不如说是中国体育界的惯例,在整个80年代及之后,中
国体育界的优秀选手,出路不外乎就是出国和在国内当官。乒乓球国手在这方面
表现的最明显,结果国际乒联在中国的压力下,通过了外籍球员必须入籍三年后,
才能代表所在国参赛。这就是针对中国球员所规定的。所以棋协出这个公文也是
按照这个精神出的。根本不能怨恨中国围棋协会,要怨的话只能怨中国的体制。
    2、芮乃伟在打报告申请离队期间及离队之后,罗建文又对其进行了一系列
的打击行为,请看原文:“这期间,队里的一些事就没我的份了。他们说:‘你
不是交了离队报告吗?我们就当你走了。’”所有的这些打击行为,对我们这些
长期在中国国内生活的人来讲,早就是见怪不怪了,都麻木了,我们随手就能找
出好多类似的事来。但芮乃伟作为女子围棋第一人,当然有她的个性,确实不能
忍受。还有:“多年以后,在罗建文老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,还用非常隐讳的语
言提到了这件事。文中说:她们那时候做了一些事,我不能说出来,说出来会影
响她们的名誉。而我认为恰恰是罗老师这样的说法,貌似保护我们,其实是真正
损害了我们的名誉。我实在不理解罗老师的做法,这么多年了,他为什么还要
‘赶尽杀绝’?”这两件事可以看出,罗建文作为棋队副总教练粗暴管理的那副
嘴脸。
    3、芮乃伟在1995年,为了参加一项杯赛而被迫给罗建文打电话时的情景:
“我给陈祖德老师打了个电话,陈老师说他非常支持我,但围棋协会领导还有些
不同意见,让我直接给罗建文老师打个电话,我心里是不想打这个电话的,觉得
打了也不会有好结果,但是因为实在太想参加比赛了,只好硬着头皮给罗老师打
了个电话。谁知他一口回绝了,顺带还训了我一顿。在他面前,我只是一个学生
和晚辈,为什么要这样刁难我,我实在想不通。”从这一段我们也可以思考思考:
陈祖德是棋协主席、棋院院长。居然没有权利批准芮乃伟参赛,而需要棋队副总
教练批准?我们现实中是什么情况需要这样呢?而罗建文就开始扮演角色了。现
在的董彦事件也是这样,不知道是谁扣住了他的护照?河北棋院还是河北省体育
局?没有人知道,说不清道不明。
    因此,有关江铸久、芮乃伟夫妇出国的所引出的一系列问题,用马晓春的话:
“都是体制的问题”。芮乃伟同罗建文的结怨,也是罗建文为了维护这个旧体制
行为,以及他个人的问题。中国围棋协会并没有逼迫他们出国。如果说在出国后
打压他们,那也是整个体育界(或者说各行各业)惯用的手法,王治郅、何智丽
等等皆如此。现在江芮夫妇回国参赛,根本没有人对此产生异议了。在当年的女
子三杰中,比起杨晖为了没有分到房子而跳楼、孔祥明含辛茹苦独自拉扯儿子。
芮乃伟不是更幸福美好吗?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xlogit.com)◇◇